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中国)官网

环保人才供需对接误差在哪?

发布时间:2020-04-21

66951524101872.jpg

73751524101872.jpg

又到一年毕业时,一边是求贤若渴的环保企业招不到、留不住人才,一边是相关环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眼下,虽然环保产业加速发展,但人才供需的矛盾却日渐突出。2月25日产业趋势版曾刊登《用人还要留住人》,报道中国环境报关于环保人才市场需求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本期继续从高校教育、专业设置、毕业生去向等角度,深入探讨人才话题。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崔煜晨

30年弹指一挥间。1977年,全国仅7所高校设置环境工程专业;2007年,设置环境相关专业的高校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0%,年招生人数已达到两万人左右。30年间,我国环境专业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环境类专业的毕业生也相应大幅增长。在环境专业人才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就业渠道仍显狭窄,导致就业竞争激烈。

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学校针对现在的就业形势做了哪些工作?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就业率到底低不低?

不具备条件而开设专业课程,学生学不到专业知识;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专业发展定位和学生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环境类专业也一样存在就业率低的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建国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笼统地认为环境类专业学生就业率低其实是个误解。“由于扩招,近几年,环境类专业学生大幅增长,有的学校一年招收几百甚至上千人,就业率肯定不理想。而那些专业设置较早、招生正规的学校,学生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

随着环保行业热度不断升温、发展提速,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不少学校纷纷开设了环境相关专业。有的学校甚至把与环境仅有一点相关性的农业水利保护、地下水水源地质等专业改为环境专业。

然而,这样的学校并不一定有条件开设专业课程,学生也学不到太多专业知识,导致工作后专业能力差。

“不同学校要有不同的专业发展定位和学生培养模式。”刘建国认为,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如何培养学生,这样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如果看到环保产业热门,各个学校一哄而上,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将来学生就业也会非常困难。

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对学生采取长远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现在,仅招收90人左右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只有15%左右,约55%选择在国内读研深造,约30%选择出国读研深造。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很少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刘建国说:“本科直接就业的学生适应能力稍微差一些,所以我们的培养计划都为6~7年,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业界精英和管理类人才。”

同样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南昌航空大学,专业创建于1983年,是当时航空系统内唯一重点投资和江西省创办最早的环境工程专业。学校最早为航空系统单向培养环境方面的人才,后来,也面向社会输出人才。南昌航空大学曾考虑到市场需求而扩招,从最早招收60~70个,到1997年扩招至100多人。后来,由于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为保证就业率,减少了招生人数,确定为现在的70~80人。

课程设置能否赶上现实需求?

环境相关专业是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专业课涉及各学科重点,要随着不同学科的发展进行整合,综合性会越来越强

记者了解到,环保企业招聘时更看重学生对技术是否了解。不少企业认为学校的环境专业理论性课程太多,缺乏实际操作性。从目前在智联招聘发布职位的环保类职位要求来看,大多数企业要求环保类岗位要业务过关,如熟悉专业流程、仪器操作和实验室操作等。

对此,学校一方是否做出了调整和改变,有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陈老师介绍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包括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希望培养能在环保规划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院校等从事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因此,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增加相关实践课程。以环境监测方面的课程为例,理论性教学虽然多,但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监测等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近10年来,各行业更多地实行清洁生产,南昌航空大学又根据行业发展清洁生产的趋势,增加了相关课程。

同时,针对学校所在的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南昌航空大学的环境专业围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三废”处理和土壤污染等迫切需求,以及中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节能减排、矿区土壤修复、工矿区水污染治理、污染物控制和资源化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

刘建国也介绍说,清华大学的环境专业课程会考虑市场需求。比如,作为主要的专业课之一,环境管理课程根据近几年环评需求的增加,加入了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等内容。物理性污染课程也根据市场,细分为水、气、固废和噪声等各领域,学生在大三之后,可以选择具体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但是,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最主要的还是遵循学科内在发展逻辑。环境相关专业是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专业课涉及各学科重点,要随着不同学科的发展进行整合,综合性会越来越强。比如,清华大学的原理性课程会结合国内外环境专业发展趋势,设置化工、水利、热工等方面课程。

“清华大学的不少老师直接参与了环境热点事件或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掌握了很多一手材料。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会增加不少新鲜案例,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和市场情况。”刘建国说。

学生该怎么进行选择?

从事本专业的学生比例提高,但人才流失率仍然较大

毕业后的环境类专业学生,最终有多少进入了环保行业?

实际上,近几年环保市场热起来之后,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比例已经有所提高。从智联招聘提供的数据来看,2012年,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这两个专业的求职者,毕业后大概有31%的人从事环保行业。而这一数据呈现了每年递增趋势,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21%,2011年比例提高到27%。智联招聘分析师认为,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南昌航空大学每年毕业生去向为:20%~30%的学生考研,40%左右进入环保行业,30%左右进入其他行业。相对于全国统计标准,南昌航空大学进入环保行业的毕业生已经高于标准,但人才流失率仍然较高。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陈老师介绍说,近几年环保行业人才需求增加后,进入环保行业的学生比例逐渐增长,但整体变化并不明显。

那么,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他们都从事了哪些专业,是否与环保行业相关呢?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12年,3%左右的环境类专业毕业生进入了政府非盈利机构,6%的毕业生从事能源、矿产、石化等与环保相关的行业。

据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向统计,毕业生大部分进入环保行业,没有进入环保行业的,也在其他行业中从事与环保有关的工作。刘建国分析认为,环保行业在我国并不是强势行业,中小型企业较多,不少学生考虑到长远发展,选择了电力、能源这样的强势行业或者大型企业。

此外,进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者考取公务员的学生也不少。

对于清华大学来说,学校着重考虑的是如何优化就业地域和行业布局问题,推荐同学到国家急需的、有利于发挥专业特长、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工作岗位上去就业。  

目前,清华大学已经开始引导学生到京外就业。比如,近几年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大,由于条件艰苦,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刘建国认为,如果学生选择去一些人才缺口大的地方,会更被重视,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反而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从事环保行业的学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怎么样?业内普遍认为,环保行业工资水平并不高,但对毕业生的要求却不低。

智联招聘提供的资料也反映了这一现象,企业要求从事环保类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不仅业务过关,更要能吃苦耐劳、适应出差加班等,给出的工资待遇却不高。

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显示,环境类专业毕业生中,30%的人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44%的人收入在2000元以下,只有26%的人收入超过3000元。相关行业中,从事能源矿产行业的环境类毕业生平均工资为2300左右。

发作者:中国环境报第6版 崔煜晨
返 回